經銷商的主要盈利模式,就是靠產品的進銷差價賺錢。按說,每個產品都要賺錢的,只是賺多賺少的區別而已。理論上來說,產品賣得越多,老板也應該賺得越多。
但事實上會有兩個問題:
1.增量不增利。
甚至是倒掛,也就是銷售額和利潤額并沒有實現同步增長。因為在銷量增長的同時,管理難度、成本、風險都在同步增長,畢竟,所有的產品,只要是引進了,無論后期的銷售量如何,前期的成本就已經付出了,諸如進貨資金、倉位、物流、損耗、鋪市、活動執行、退換貨、應收款等等,這些綜合性的成本,可能比業績的增長速度更快。
2.好賣的不賺錢,賺錢的不好賣。
所謂好賣的產品,一般是有一定品牌影響力,客戶認知度高,且本身也較為成熟的產品,推銷起來不費力氣,甚至客戶都會自行下單。但是價格太透明了,已經沒有多少利潤空間了,甚至已經做穿了。而那些利潤高的產品,一般是新產品或是高端產品,客戶的接受度低,推銷難度大,雖然賬面利潤高,但實際銷量有限,利潤再高也只是理論值。
客觀地來說,現在就不能簡單地用多賣多賺錢的思維來看待產品經銷,而是要考慮到這幾點:
1.先控制,再運營。
做生意猶如在高速公路上開車,先要確保剎車好使,能控制住車輛,才能放心地踩油門。做產品經銷也是,先要對運營能力、業務團隊執行力、成本控制、客戶資源與關系、風險等因素能做到全面了解,能做到透明化呈現,也就是能控制得住,再來放大產品的銷售量。
2.產品的功能化組合。
產品最基礎的功能就是賺錢,但不是只有賺錢功能,還有其他方面的功能,諸如引流、開拓渠道、品牌影響力、試水新行業、技術學習、豐富品類、鍛煉業務團隊、抵制或是迷惑競爭對手等等。有些功能的有效發揮,就得放棄賺錢,也就是說,得要算總賬,算產品群的整體運營,整體業績和收益,部分產品出于功能化考慮,就得放棄利潤,為全局做出一點局部的犧牲(當然了,這也得控制一個比例,不賺錢的產品,最多占到兩成)。若是堅持每個產品都要賺錢,產品群的整體運營效能發揮不好,對總體收益的影響較大。
3.盈利重點放在什么產品上。
嚴格地來說,單純的跑量并沒有多大的意義,尤其是薄利狀態下的跑量,成本控制稍不注意就容易陷入虧損。這些跑量的產品更多是開新客戶,維護渠道關系和基本流量,以此來帶動真正盈利的產品,即新產品和高端產品。作為業務人員,其價值體現并不是把大路貨賣出去了多少,而是把新產品和高端產品賣出去多少。
4.注意力避免被透明化的低價所轉移。
客戶總是喜歡比價格的,而且會掛在嘴邊不停地說,若是業務人員和老板,總是關注這些低價產品,忙著給客戶各種解釋,或是各種抱怨,也就沒有心思放在真正有價值的事情(開新客戶,推新賣高)上了。再說了,對于客戶的低價要求,也是無法滿足的,因為市場上總有更低的價格出現。不如放棄部分產品的利潤,尤其是已經價格透明化的產品,若是在透明化價格的產品上,過于堅持較高的價格,還會影響對新產品及高端產品的推廣,客戶順帶會認為老產品價格高,新產品估計價格也虛高了。
經營范圍包括展覽展示服務,會務服務,公關活動策劃,文化藝術交流策劃,市場營銷策劃,企業形象策劃,設計、制作、代理、發布各類廣告。18518323880微信
悅頓體育照明品牌創始人,20年來專注于各級各類體育運動場館的專業化照明!點亮精彩,照亮運動!有需要的朋友攜手合作!賬號為微信號,運動健康,你我共享!
展覽策劃 | 項目管理 | 品牌展示 深耕展覽行業20年 | 累計服務客戶2000+ | 專注品牌文化與商業價值融合(13918729898同V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