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日凌晨的世界杯,屬于C羅! 
 
 這位33歲的葡萄牙當家球星,面對強敵西班牙,一人獨進3球,以一己之力拯救整個國家隊,炸翻了全世界的朋友圈! 
 
 30歲,對于足球運動員來說,已經是職業生涯的分水嶺。而C羅在30歲以后卻比之前更加開掛:俱樂部層面率皇馬三度蟬聯歐冠冠軍,國家隊層面帶領葡萄牙豪奪歐洲杯冠軍,五座金球獎加身,赫然已是當今足壇第一人。 
 
 今年5月份,C羅面對媒體自豪的說“如今的我,有著23歲的身體。” 
 
 33歲的年紀,不輸23歲的體能和競技狀態,C羅到底是如何越活越年輕的呢? 
 
 籃球界的詹姆斯,足壇的C羅,是當代職業運動員的楷模!越是站在世界之巔,越懂得自律的意義! 
 
 看看C羅的肌肉金剛腿,就知道他對自己的身體狀態有多專注。運動員的體脂率通常在10%左右,他的體脂率僅有7%,這個數字甚至低于超模。 
 
 自18歲加盟豪門曼聯起,為了能在推崇身體對抗的英超立足,C羅便開啟了瘋狂健身模式,肌肉變得越來越漂亮。 
 
 從一撞就飛的花瓶到滿身肌肉的“綠巨人”,C羅的進化只有一個秘訣,就是苦練。 
 
 關于他的勤奮,有三個廣為流傳的故事: 
 
 1、英媒爆料,C羅在曼聯效力時,每天最少花一個小時鍛煉腰腹肌肉,轉會皇馬之后更加瘋狂,每天3000個仰臥起坐。 
 
 2、前皇馬主教練此前表示C羅甚至會訓練到凌晨三點,將嬌美的女友扔在家里獨守空房...... 
 
 
 3、自律還體現在C羅的飲食上。 
 
 
 
 他所有每天攝取的食物都是低糖、低脂,而且他從不飲酒。偶爾的“放縱”就是吃上幾片自己最鐘愛的葡萄牙烤鱈魚。 
 
 在皇馬,工作人員喜歡用“瑞士手表”來形容C羅的規律性,而這只手表過去20年一直走得很精準。 
 
 歐冠客戰尤文做出驚天倒鉤后,C羅在ins上發了一句話: 
 
 “hard work pay off”  
 
 努力鍛煉,終有回報! 
 
 即使是在休賽期,C羅在家里也會健身擼鐵  
 
 多少人羨慕著C羅的身材與樣貌,羨慕著別人的成功與精彩。但是當了解到其背后付出的艱辛和近乎殘酷的 
自我管理后,又迅速打起了退堂鼓。在渾渾噩噩、隨波逐流的日子里,繼續毫無意義地耗費生命。 
 
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:你最深刻的錯誤認識是什么? 
 
 點贊最高的回答是:以為自由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,后來才發現自律者才會有自由。 
 
 當一個人缺乏自律的時候,他做的事情總是在受習慣和及時誘惑的影響,要么就是被他人的思想觀念所擾,幾乎永遠不可能去做內心真正渴望的事。 
 
 你會發現:那些自律到極致的人,都擁有了開掛的人生。 
 
 自律,是解決人生問題的首要方案 
 
 谷歌有位高級工程師,叫馬特·卡茨。 
 
 他給自己定下了一個30天改變的計劃,每天做一些之前未能堅持的事。 
 
 比如:每天騎自行車上班,每天步行10000步,每天拍一張照片,寫一本5萬字的小說; 
 
 不看電視,不吃糖,不玩推特,拒絕咖啡因..... 
 
 可以說這份計劃充滿了挑戰性,做不到自律的人勢必無法完成。 
 
 但馬特堅持了下來。 
 
 30天后,昔日那個肥膩的宅男工程師不見了,他開始發自內心地喜歡上騎自行車去工作,甚至完成了在非洲最高峰乞力馬扎羅山的遠足。 
 
 心理學家曾經總結過這樣的規律: 
 
 自律的前期是興奮的,中期是痛苦的,后期是享受的。 
 
 但有沒有發現,大部分人都在自律的中期——痛苦期徘徊太久,以至于把痛苦當作是自律。 
 
 而當你自律到極致,你會發現:自律能夠帶給你發自內心的平靜和享受。 
 
 因為你知道,自己在一天天地改變,自律已經變成了一種深入骨髓的習慣。 
 
 前不久看到新聞說,“小李子”又瘦了,但去翻了翻照片,瘦的確是瘦了,但比起巔峰時期的身材來講,還是相去甚遠。 
 
 再看看同樣是混好萊塢的,演《速8》的67年的杰森.斯坦森。今年已經51歲了,身材保持的特別好,看上去甚至比小他七歲的小李子年輕一大截。 
 
 單從體格上來看,一個放任自由的帥小伙,一不小心變成了只能演發福大叔的中年人。 
 
 一個從20歲出頭開始演硬漢的男生,30年后依舊能保持著自己硬漢本色。 
 
 當你的生活被“情緒”,“懶散”和“欲望”占據的時候,你可能就會生活的毫無秩序,活成成一團混亂不堪的情緒,活著一灘毫無節制的肉。 
 
 
你為什么不自律? 
 
 為什么自律的人生,可以像開了掛一樣,但現實中,卻很少有人做得到? 
 
 因為自律意味著你必須有所放棄,不能全部都要。 
 
 就像你想要保持完美的體型,維持身體的健康,你就必須和垃圾食品說再見,你不能肆無忌憚地吃麥當勞和肯德基; 
 
 就像你想要成為學霸,拿到獎學金,那舍友半夜三更還在玩游戲,談戀愛煲電話粥,你就不能如此放縱; 
 
 就像你畢業后想要擁有自己的事業,那你必須在周末的時候,繼續加班研究自己的感興趣的領域,同事發起的聚會,你都得加以拒絕。 
 
 這個世界上,太多事情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,你必須有所放棄。 
 
 但人做為一種社會性動物,十分厭惡損失帶來的陣痛感。 
 
 一個人得了2000元錢和丟了2000元錢對內心的沖擊,哪個更大? 
 
 顯然,丟錢沖擊更大,真可謂“相同得失,不同影響”。 
 
 心理學研究表明,同樣的得失,“失”的影響是“得”的兩倍 
 
 由此看出,人對損失更敏感。這就是“損失厭惡”。 
 
 基于這樣的一種本性,很多人不斷被它牽著鼻子走。 
 
 于是我們一邊狼吞虎咽地吃著垃圾食品,一邊幻想自己擁有八塊腹肌; 
 
 一邊和舍友通宵達旦地LOL,一邊期盼著期末考試可以門門功課都過90分; 
 
 一邊和同事周周出去KTV游山玩水,一邊希望自己能夠在30歲前實現財務自由。 
 
 這樣的癡人說夢,你不知道做過幾次? 
 
 知乎上曾經大熱過這樣的一個回答: 
 
 既然整天不思進取,渾渾噩噩,沒有半點目標可言,就不要做什么英雄式的夢,好好地甘于平庸。既要前程似錦,又要毫不費力,你咋不上天? 
 
 年輕的時候,我總以為什么都想要,都后來才發現,真正厲害的人,懂得為人生做減法,知道哪些東西不該要,哪些東西即使拼了老命,也要去爭取的。 
 
 
自律,其實并沒有那么難 
 
 自律這件事情,不僅僅局限于肉體或者是時間。 
 
 更重要的是,思維模式的修正和改變。 
 
 只有思維轉變了,才會從時間,精力,情緒和身材各個方面,都形成“自律思維”。 
 
 自律本身就是一件艱苦的事情,因為自律意味著你需要和自己的天性作斗爭。 
 
 這些天性包括“懶惰”,“好吃”,“貪婪”和“憤怒”...等等,是對自己欲望的節制。 
 
 所以自律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相反,它非常艱難。 
 
 就像我們常見的各種21天打卡訓練營,最終堅持下來的,都不到1/3。更別說,當把時間軸拉長,拉到100天,或者更長的時間線上,能堅持下去的幸存者,還有多少? 
 
 
那么,如何才能將自律堅持到極致? 
 
 我這總結了幾個提高自律性的方法,效果不知道到底有多大,但我覺得你至少可以試一下。 
 
 1、定個目標,并且寫下原因。 
 
 別拖延,就從你看完這篇文章開始,好好思考一下,制定一個目標,最好分長短期。 
 
 比如我這個月要學會PPT,做到公司里最好的;我這個月要拿下10個客戶;這個月我們團隊要掙20萬;今年我要把教師證、會計證考到手... 
 
 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需求來,制定一個目標,并且寫下來放在醒目的位置,時刻提醒自己離目標還有多大差距。 
 
 2、每天列出工作和生活清單。 
 
 你沒看錯,是每天都要列出工作和生活的清單,這花不了你多長時間,效果卻很好。 
 
 不管你記憶力有多好,始終不如記下來靠譜,每天將工作的內容寫下來,然后按重要性、分主次完成。 
 
 包括作息時間,什么時候需要休息,什么時候起床,特別是起床最能反映一個人的自律性有多高。 
 
 總之一個原則,今天的事必須要今天做完做好,絕對不能往后拖延。 
 
 3、關閉電子產品。 
 
 工作和學習的時候,就把手機和IPAD等電子產品關閉,如果你確實需要保持手機暢通,那么請把網絡關閉。 
 
 你會發現,很多聊天是可有可無的,很多新聞和資訊是可以放在工作和學習之后再去看的。 
 
 其實,就這幾點,你如果能夠90%的完成,就已經很出色了,自律不是因為自律而自律,這應該成為你的一種習慣和態度。 
 
 注意鍛煉身體,任何的優秀都建立在有一個好的身體的基礎上,而且這樣也更有效率。 
 
 一個人要想有多優秀,就看能控制住自己到什么程度,不管是工作和生活,都是這樣。 
 
 自律,人生自由的必經之路 
 
 以前總覺得,人生苦短,應及時行樂。 
 
 今朝有酒今朝醉,人不風流枉少年。 
 
 直到后來,我漸漸發現: 
 
 每一個不自律的行為,都會給你帶來更大的痛苦。 
 
 長期暴飲暴食、缺乏運動,會讓你不得不為自己的健康付出代價; 
 
 熬夜打游戲、刷微博,帶來的是第二天的無精打采、渾渾噩噩; 
 
 沒有目標、得過且過,會讓你迷失方向、日漸空虛。 
 
 設計師山本耀司說: 
 
 我從來不相信什么懶洋洋的自由。我向往的自由是通過勤奮和努力實現的更廣闊的人生。 
 
 我要做一個自由又自律的人,靠勢必實現的決心認真地活著。 
 
 
 不要做欲望的奴隸,自律可以令我們活得更高級。